所在位置: 学院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自我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1-06-30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专项合格评估自我总结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

2021.6

目录

一、教育环境...................................................................................................................3

1.学科基础................................................................................................................4

2.政策支持................................................................................................................4

3.经费支持................................................................................................................5

4.教学设施................................................................................................................5

二、招生管理...................................................................................................................6

1.招生制度及过程......................................................................................................6

2.招生数量与质量......................................................................................................6

三、师资队伍...................................................................................................................7

1.教师结构及数量......................................................................................................7

2.校外导师................................................................................................................8

3.科研与实践.............................................................................................................8

4.师资培训................................................................................................................9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9

1.课程设置................................................................................................................9

2.课程资源...............................................................................................................10

3.讲座与学术活动....................................................................................................11

4.社会实践与调研....................................................................................................11

5.素质及学风教育....................................................................................................12

6.教学评价...............................................................................................................13

五、案例建设.................................................................................................................13

1.案例教学实施........................................................................................................13

2.案例编写与案例大赛.............................................................................................13

六、教学管理.................................................................................................................14

1.教学管理机构与教学管理制度...............................................................................14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4

3.在校研读时间........................................................................................................15

七、教学效果与能力培养................................................................................................15

1.论文综合质量........................................................................................................15

2.教育成果及用人单位反馈......................................................................................16

八、合作与交流..............................................................................................................16

1.政府合作关系........................................................................................................16

2.国内外交流...........................................................................................................16

一、教育环境

太原理工大学MPA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设置在文法学院,中心通过整合全校教学资源,依托公共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信息学等学科的6个博士点与7个硕士点,围绕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现实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中心依据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工科院校优势,融合学校优势学科,围绕山西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对数字治理、应急安全管理的需求,在数字化基层治理、公共安全危机和公共政策等方向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现阶段中心融合的学院与专业包括:文法学院的行政管理及法学专业,大数据学院的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专业,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专业,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的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

中心在2018年学位授权点评估中被限期整改,按照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中心调整办学理念,以开放的视野加强学校优势学科与社会优势资源的融合,形成具有太原理工大学学科交叉办学的特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进行人才培养。目前中心设置有行政管理(数字治理方向)、公共政策、应急管理三个专业方向,着力培养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水平、高质量公共管理应用型复合人才。

1.学科基础

中心以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为学科基础。其中,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据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能源技术经济及管理交叉学科;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为:计算机应用技术;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至今已有近二十年招生历史,生源充足,共计培养本科毕业生1500余人。

自整改以来,中心改变拘泥于文法学院学科点的做法,加速与校内优势学科融合,形成具有太原理工大学学科交叉办学的特色;同时,中心通过加快人才引育力度,整合校内学科资源,形成职称结构与年龄结构皆合理的教师队伍。

2.政策支持

学校全力支持MPA办学,2015年成立“MPA教学指导委员会”,针对MPA办学设施、投入经费等具体事项出台支持性文件:《太原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研教〔2018〕7号)、《太原理工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经费管理办法》(校发〔2018〕28号)、《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条例(试行)》(校发〔2018〕34号)、《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规范(试行)》(校研〔2019〕3号)、《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竞赛组织管理办法(试行)》(2021)、《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办法(试行)》(2021)、《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试行)》(2020)。

2018年学位授权点评估被限期整改,中心当即成立“MPA整改工作小组”,由两任分管科研院工作的副校长树学峰、张献明先后担任组长,研究生院与文法学院组织落实具体工作。

3.经费支持

太原理工大学对中心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经费支持:一是针对MPA教学工作量认定和MPA教学课酬标准出台相关文件;二是对中心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2018年学位授权点评估时,根据学校文件《太原理工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校发〔2018〕28号),“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收入的45%划归有关学院使用”,与评估文件相关要求有一定差距,经过与研究生院沟通和充分解读政策,在经费落实过程中,研究生院除划归学院使用经费之外,额外拨付中心辅导员补助、师生参加案例大赛与其他大赛奖励补助及毕业论文外审费用、答辩费用等,合计使用经费占培养经费收入的60%以上,保障中心稳健发展。

2018年以来,学校统一实施学院二级绩效管理考核制度,文法学院(2019年11月前为政法学院)将MPA教学计入中心教师工作量,并据此提供合理绩效报酬。《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试行)》(2018)对教师代课、学生培养、毕业论文指导、参加 教指委活动及案例大赛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费用发放标准。

4.教学设施

太原理工大学教育资源对中心全面开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设施与服务。中心在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集中教学,校区面积2278亩。

中心现有多媒体教室10个,智慧教室6个,公共政策仿真实验室1个,电子政务模拟实验室1个,应急指挥模拟实验室1个,大中小会议室各2个,图书资料室5个。

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0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108个,图书馆所有资源对MPA研究生开放。

相较于2018年整改之前,中心在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上更加充分,不仅实现三个年级同时小班授课、在线授课与研讨,而且配备充足的实验室来保障专业方向课程与案例教学措施的落实。

二、招生管理

1.招生制度及过程

为规范招生管理,中心严格按照《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进行招生,拓展招生渠道,与社会机构合作,有效提高生源数量与质量。学校和学院分别制定《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太原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复试工作办法》,在复试笔试和面试命题、复试组织管理、面试等环节都设置具体规定,保证招生过程的规范、科学、合理和有序进行。

2.招生数量与质量

近三个学年(2017-2020)招生情况为:2017级计划招生30人,报名人数74人,实际录取人数29人,报录比255%;2018年计划招生40人,报名人数178人,实际录取人数56人,报录比318%;2019级计划招生40人,报名人数216人,实际录取人数50人,报录比432%。上述数据说明,中心招生拥有充足的生源,招生数量在不断增加。

在招生中,中心对考生的工作年限、学历等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专科学历的考生需加试专业课程,所有录取考生均符合录取资格。近三个学年(2017-2020)已录取135名研究生,其中124位在公共机构工作,占录取人数的92%。录取的MPA研究生基础信息完整,并已及时上报教指委。

2018-2021年,中心处于整改阶段,仅招生2019级研究生,报录比432%。录取的50名学生中,其中47人在公共机构工作,占比94%,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师资队伍

1.教师结构及数量

2018年整改之前,中心有专职教师18人,校外导师9人,总计27人。整改以来,中心加快人才引育力度,引进专职教师10人,整合校内师资21人,形成了职称结构与年龄结构皆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71人,其中,专职教师49人,校外导师22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38人,占其总数78%;具有博士学位者33人,占其总数67%;30-59岁者48人,占其总数98%,60岁以上者1人,占其总数2%。

自整改以来,中心全部核心课程均实施双师教师制度,配备2名及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与1名校外导师。

2.校外导师

中心现有校外导师22人,来自省、市政府机关及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占教师总数31%,主要承担MPA研讨、讲座、社会实践、论文指导等工作。

自整改以来,中心加大与校外公共机构的合作与新培养模式的建构,培养数量、质量、合作频次和合作内容等都有显著提升,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资源基础与环境。与中心合作培养的单位有: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山西省财政厅及民政厅、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太原市发改委及民政局,合作内容围绕公共政策、数字化政府、智慧政务、应急管理等领域开展。

2018年整改之前,中心校外导师数量较少,合作培养效果有限。自整改以来,中心加大聘任校外导师力度,将专业方向建设与校外导师专长结合,大幅提升合作培养质量。

3.科研与实践

中心始终支持和鼓励专职教师参与科研及社会实践和资政活动。自整改以来,40余位专职教师主持、参与或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8项,占专职教师总数的82%,其中,主持或参与已完成和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项;省软科学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及其他省级项目52项;与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的横向合作项目30项;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报告20项;30余位专职教师兼任山西省政府和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等公共机构职务。

相较于整改之前,中心在跨学科交叉科研与创建学校特色MPA办学工作上实现跨越发展。自整改以来,中心推动专职教师在科研上投入更多精力,支持专职教师与公共管理部门合作,其成效显著,为中心工作顺利开展和授权点稳健发展奠定厚实的科研基础。

4.师资培训

自整改以来,中心专职教师参加教指委主办的各类师资培训活动28人次,其中核心课程每年均有专职教师参加课程培训,担任核心课程的教师有9人次参加过教指委组织的师资培训活动。同时专职教师积极参加与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的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三年来,47位教师参加国内外公共管理专业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91次,占专职教师总数的90%,其中38名教师进行大会学术论文汇报与交流。为提高教学质量,中心不定期组织专职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专业学术研讨15次。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

1.课程设置

按照教指委的相关要求,中心在2020年最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了9门核心课程:《外国语》《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社会研究方法》《政治学》《社会组织管理》《公共伦理》。

6门专业必修课:《电子政务》《公文写作》《公共经济学》《宪法与行政法》《领导理论与实践》《政府绩效管理》。

设置三个专业方向:行政管理(数字治理方向)、公共政策、应急管理。

行政管理方向设有4门专业方向选修课:《公共管理热点与前沿》《地方政府治理》《智慧城市治理》《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方向设有4门专业方向选修课:《公共政策评估》《科技政策理论与实践》《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应急管理方向设有4门专业方向选修课:《应急管理理论基础》《公共卫生危机与应急管理》《能源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案例分析》。

以上课程设置体现教指委的相关要求,反映我校MPA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2.课程资源

中心选用教材94%为高等教育出版社、“985”高校出版社和其他国家级出版社所出版的教材,均适合MPA研究生使用;各门课程均编写有符合教指委和学校研究生院要求的规范教学大纲,其中,核心课程大纲编写完全符合全国MPA核心课程教学纲要要求;全部课程均制作有多媒体课件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3.讲座与学术活动

中心为MPA研究生举办多场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内容涵盖财政政策、行政执法、地方政府结构、行政监管、智慧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等领域。

自整改以来,中心先后邀请李俊清、孙萍、颜佳华等三位教指委委员,及刘鹏、刘太刚、薛朝阳、高小超、张明省、苏顺生、周光、熊达云等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为中心师生做专题讲座,讲座主题涉及“中国地方政府的结构与运行”、“MPA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人工智能助推国家治理的逻辑路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如何更加积极有为”、“法治思维与行政执法”、“非均衡吸纳型监管”、“中美关系发展简析”、“需求溢出理论:一套中国本土公共管理理论的构建”“日本的央地关系”等。同时,中心也充分利用兼职教师资源和校内资源举办多场学术活动。

三年来,中心专职教师利用参会学习机会与多位教指委委员深入沟通交流,多次邀请教指委委员入校指导整改工作,为中心整改工作提供正确的方向性指导,保证中心整改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中心拓宽学习空间,共享共用校内其它学院的学术活动和学术资源,极大拓展MPA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4.社会实践与调研

三年来,根据入学时课程设置中的社会治理与自治、公共安全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课程,MPA研究生在2018和2019年先后8次分赴山西省民政厅、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太原市发改委及民政局等公共机构,围绕“政策实施落实问题”、“乡村振兴实施情况”、“民营经济”、“太原市地域文化”等主题进行调研。

2020年受疫情影响,通过线上方式,在山西省财政厅政研室指导下共同进行课题选题的调研。

2017届和2018届MPA毕业生按照培养计划,按时完成为期3个月的社会实践,并已提交社会实践报告。

5.素质及学风教育

中心特别重视对MPA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其一,新生入学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用正确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影响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二,多渠道丰富MPA研究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强化MPA研究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其三,强化MPA研究生课堂考勤和纪律管理,制定严格的请假和考核规定,将考勤与平时成绩挂钩。其四,持续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活动,加强MPA研究生导师监督和自我管理,坚决杜绝学术不端,中心师生未曾发生任何学术不端行为。

6.教学评价

中心在每学期末集中组织MPA研究生通过问卷打分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自整改以来,向MPA研究生发放教学评价问卷848份,针对教师授课情况,总体评价均分达90分以上。评价结果向任课教师定期反馈,督促授课教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帮助授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案例建设

1.案例教学实施

中心现有9个案例教室,1个备用案例教室,可保障三个年级案例讨论课的正常实施。中心强化突出案例教学,为教师提供案例范例文本和案例教学编写方法,定期组织案例教学研讨会。2020版培养方案明确每个专业方向选修课均设有一门案例分析课。88%的专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

2.案例编写与案例大赛

中心依托文法学院在二级考核方案中特别设置MPA案例编写和竞赛考核目录,对案例编写和案例大赛获奖有相应的绩效酬金和奖励,以资推动MPA师生积极参与案例编写和参加案例大赛。(见《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试行)》(2020))

2019-2020年,共有2个教学案例参加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入库评审,1个教学案例入库。

2019-2021年,共有9支(每年3支)研究生队伍参加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六、教学管理

1.教学管理机构与教学管理制度

太原理工大学设有专门机构“太原理工大学MPA教育中心”,由文法学院院长李永福兼任中心主任。中心负责MPA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包括:执行主任1名,专职工作人员2名,兼职辅导员3名,学生助理3名。

中心教学管理文件齐全,教学档案完整。一是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任课教师责任、学生考勤、考试、论文选题与指导、论文答辩、教学质量评估等管理制度。二是规范的学生管理、考核和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大纲、MPA研究生的考勤表、成绩登记表、学籍总表、核心课程期末考卷和答卷、教学评价表等管理制度。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中心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严格保障MPA研究生教学质量,专门制定《太原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指导教师岗位责任制度》,加强对导师的监督和管理,要求导师应每月同研究生进行交流,了解专业学习情况,指导学生阅读专业书籍;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指导研究生开展调研,进行文献检阅及完成相关研究报告;指导研究生进行论文的写作,并定期开展阶段检查;负责所指导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至少2周与学生交流一次;对不适宜继续培养的研究生及时向中心反映情况,提出相关处理意见,并要求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诚信履行监督职责。

3.在校研读时间

太原理工大学MPA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学生总计修42学分,其中,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与方向选修课40学分,实践课2学分,95%的课程学分在课堂完成。中心为MPA研究生办理校园一卡通、车辆通行证和图书借阅证,为MPA研究生在校学习提供与全日制学生同等的食宿等生活服务,完善的生活条件为MPA研究生在校研读提供良好的学习保障。

自整改以来,按照教指委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中心强化管理MPA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严格要求MPA研究生除毕业实习、社会调研、实践课之外的所有课程均需在校内完成。

七、教学效果与能力培养

1.论文综合质量

自整改以来,中心共有3届毕业生:2019届、2020届、2021届,毕业论文全部接受抽查。中心有严格的监控质量管理,毕业论文全部经过开题答辩、内审和外审、预答辩和毕业答辩等环节,严格保障MPA研究生以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

2.教育成果及用人单位反馈

MPA研究生通过专业学习,掌握一定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通过座谈了解和个别交流,大部分MPA研究生,特别是在公共机构工作的,高度认可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具有指导作用。三年来,已有9位毕业生在岗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并被组织提拔任用。

八、合作与交流

1.政府合作关系

自整改以来,中心共有20余位专职教师主持或参与30余项与公共机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合作的资政课题,总金额达833.8万元,涵盖“大数据背景下山西省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绩效管理”、“明清晋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区块链在新社交媒体应用数据加工”、“基于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的安全管理系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中的能源技术转移法律制度研究”、“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社会支持项目合作”、“盐湖区区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模式和经验”等主题,课题成果多次受到合作机构主管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2.国内外交流

中心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指导。自整改以来,9位专职教师赴国内外访学进修,十余次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学术交流。

2019年11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划归文法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正在举全校之力持续拓宽中心与国外合作交流路径。

相较2018年整改之前,中心对外合作交流成效显著,经历了从少到多、多与精结合的过程。

综上所述,中心整改以来所取得的诸多进步,为能够顺利通过整改评估,并建成具有学校特色与服务地方的学位授权点,奠定坚实基础。

太原理工大学MPA教育中心

2021年6月

版权所有 © 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晋公网安备14010902001607号